2024年,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研究员赵庆杞被聘为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企业副院长。这位毕业于东北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专家、全国智能电网用户接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凭借在电力系统、人工智能、自动化控制和智能配用电技术领域的深厚造诣,以实际行动推动产学研融合,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劲动力。
从企业需求规划学科建设
2023年,学校电子信息硕士点申报期间,赵庆杞深度参与申报材料的完善、培养方案的制定,不仅提出设置特色研究方向,还推动校企共建研究平台,其提出的“将企业真实技术难题引入课程设计”理念,在获批电子信息硕士点后的人才培养上持续发挥作用。目前,他正结合电力行业信息安全需求,为学校密码学(硕士)授权点的学科方向设置、课程体系构建提供宝贵建议,推动密码学与电力系统安全的交叉融合;同时建议开设特色课程并共建联合实验室,为学科建设开辟新路径。

在教学改革中强化实践导向
在学院迎接审核评估工作中,他从企业用人需求出发,针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理念落地。在ASIIN认证过程中,他以产业的视角向专家展示专业设置的前瞻性——说明计算机人才培养如何精准对接沈阳及全国在工业软件、大数据等领域的用人需求。对于校企合作中的产权问题,他以“用人方”和“教育参与者”的双重身份提出解决方案,展示了企业深度参与教学质量保障的全过程。

以产教融合构筑起校企协同创新平台
作为企业副院长,赵庆杞牵头组织了多次产学研合作研讨会,搭建了学院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为师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科研项目。与此同时,他深度参与学校博士教师招聘工作,为学校新引进的博士教师提供行业指导与资源支持,帮助他们快速融入学校教学科研团队,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此外,他还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协助学校与企业建立技术转移中心,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应用。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已有多项科研成果成功转化,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赵庆杞表示,未来将继续发挥企业优势,深化产学研合作。他计划推动更多电力行业资源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倾斜,重点在智能配用电技术研发、电力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等领域形成特色优势。“我们的目标是培养既懂算法原理又能解决工程问题的复合型人才。”赵庆杞经常这样勉励青年教师,他也在用行动为青年教师作表率。

如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已形成“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课程内容融合企业案例、实践教学依托真实项目”的育人体系。这背后恰恰是有像赵庆杞这样一批有知识、有能力、有企业经验的企业导师的参与,使得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能够稳步迈进,未来也必将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电力行业转型升级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