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榜样在身边①|沈工程科技青年,有模有Young!

发布日期:2024-09-03 作者:党委宣传部 文/图 点击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姜河

项目名称:智能学习驱动的综合能源系统协同优化运行方法研究

项目类型:面上项目

负责人简介:姜河,博士,沈阳工程学院新能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层次、沈阳市高层次拔尖人才、首批“沈工拔尖人才”。一直从事非线性最优控制、源荷预测、优化调度及其在“双碳”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与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应用等领域研究。发表学术论文58篇,SCI检索42篇,被引用1500余次,Top期刊论文22篇,1篇高被引论文(被引用361次);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已授权19项。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ISA Transactions,Neurocomputing等顶级期刊审稿人。主持及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省市级纵向科研项目以及大型能源电力企业技术攻关项目30余项,部分研究成果已在国家电网、国家能源集团等企业示范应用,为能源互联系统的节能降耗、安全运行作出了重要贡献。依托相关研究成果,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1项、沈阳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1项,并多次受邀作为Keynote Speaker、Session Chair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现已培养研究生29名,于2022年荣获辽宁省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指导学生获“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2项,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成果展示项目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能源电力学术论坛一等奖1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A类优秀结题2项,于2023年入选沈阳市大学生创业导师。

项目简介:综合能源系统的深入建设有助于打破各能源子系统间的壁垒,对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是“绿色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形成的重要途径。本项目以高比例新能源渗透的综合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工程实际中的技术瓶颈与国内外相关研究发展动态分析,提炼出相应的关键科学问题,拟采用智能学习(深度学习、自适应动态规划、数据驱动的强化学习)等方法,并结合人工智能、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能源科学技术以及应用数学等相关领域知识,分别解决源荷精准预测、电压/频率安全控制以及多时间尺度优化调控等问题,从而完善智能学习驱动的综合能源系统协同优化运行理论体系,指导研发用于研究方案验证的综合能源系统协同优化运行仿真平台,最终依托建筑级/园区级/区域级综合能源系统等实际工程实现示范应用,为我国“双碳”战略实施方案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白羽

项目名称:含节理煤岩气体压裂模型及裂隙自支撑机理研究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负责人简介:白羽,博士,沈阳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非常规天然气储层气体压裂增透模型、数值模拟及增透机理研究,中深层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岩土体热平衡及运行参数优化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0篇,获软件著作权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辽宁省教育厅面上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

项目简介:在“双碳”愿景下,针对煤岩气体压裂的共性基础理论问题,即高压气体流动与煤岩体裂缝扩展过程的气固耦合效应、宏-细观力学模型及数值求解方法等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项目采用室内实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分析裂隙张拉-剪切滑移的转变条件,建立相应的裂隙渗透率动态变化模型;考虑煤岩体的细观损伤与宏观损伤-断裂,建立地应力、应力波-气体准静态压力、孔隙压力综合作用的气体压裂模型;引入单元参数非均匀分布函数、偏微分方程弱形式和单元破坏动态迭代程序,实现所建压裂模型的数值求解;研究气体压力时程特征、地应力条件、天然节理分布对裂隙长度和复杂度的影响机理,开展组合压裂的参数分析;研究可实现裂隙“剪切滑移-自支撑”的压裂井井间协作机制,结合CH4抽采建立压裂效果评价模型,为煤岩储层的气体压裂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王东来

项目名称:离子流场中气-固介质界面电荷传导特性及其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负责人简介:王东来,博士,沈阳工程学院新能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层次”人才,现任储能科学与工程系主任,IEEE PES电动汽车技术委员会(中国)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先进输电技术等。主持辽宁省科技计划项目4项、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项目7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2022年获得辽宁省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5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检索论文13篇、EI源刊论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8项,担任High Voltage等多个权威期刊的审稿人。

项目简介:随着我国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运年限的增加,输电线路绝缘子沿面闪络的风险增大。高压直流线路电晕放电产生的空间电荷会在电场作用下逐渐积聚在空气-固体介质表面,导致绝缘子表面电场强度发生畸变。本项目围绕离子流场中气-固介质界面电荷传导特性的科学问题,以电磁场理论为根本,协同电介质物理理论、数值计算方法、最优化及人工智能技术等方法,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技术方案,研究固体介质表面电荷密度及电阻率优化测量方法,分析离子流场作用下固体介质表面电荷的分布特性。建立空间电荷在气体侧和固体介质表面传导的解耦计算模型,提出考虑材料和环境因素的固体介质表面电阻率智能计算方法。面向电工装备数字孪生对多物理场高效三维计算的需求,提出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绝缘子表面电荷分布数值模拟策略。项目不仅适合我国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建设背景,还将在固体绝缘介质荷电特性的研究上有所突破,为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绝缘设计和运行维护奠定科学基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史佳琪

项目名称:微观特征视角下基于大模型的电力电量时序预测研究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负责人简介:史佳琪,博士,沈阳工程学院新能源学院副教授,辽宁省区域多能源系统集成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级会员。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主要从事可再生能源出力预测、负荷预测及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应用方面研究。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SCI/EI论文20余篇(总计影响因子50+),2篇入选中国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领跑者F5000,多次评为《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网技术》等期刊的优秀审稿专家。参与了IEC62898微电网系列标准制定及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 863 计划项目、国网总部项目。

项目简介:本项目聚焦于利用大模型进行电力电量时序预测,从微观特征视角出发,旨在提高预测精度和调度决策支持。项目将收集电力系统中的微观数据特征,包括设备运行状态、气象条件、历史负荷数据等。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利用先进的大模型对电力电量进行时序预测。项目的目标是通过高精度的预测模型,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和调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并增强对电力需求波动的适应能力。项目将结合数据预处理、特征工程、模型训练与评估等多个阶段,探索和实现基于大模型的电力电量预测的最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