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阳,1970年生,1994年留校任教,现任工程训练中心实践教学部负责人。三十余年来,他始终扎根教学一线,爱岗敬业,以严谨的工作态度、精湛的专业技能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平凡的实践教师岗位书写育人篇章,曾多次获评“优秀教师”“实验室管理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爱岗敬业,坚守平凡教学一线
毕业那年,面对同窗好友纷纷涌入当时热门的电力系统就业,周春阳却毅然选择留校任教,从事实验实习教学工作。1994年,他亲手建立了“电子实习场”,组织开发实验项目,填补了学校在电子工艺实习领域的空白;2004年新校区搬迁、2009年学校实训F座建成、2023年学校新型电力系统实训基地建成时,他多次组织实验室搬迁和更新改造,利用周末进行设备安装调试,保证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2024年,他主动担起重任,带头建成了学校首个完全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的“特种作业与电工类培训基地”。
为了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周春阳不断优化实习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使实验教学更加贴近行业需求。他带领团队编写的《电子工艺实习》实验实习教材,被全国多所院校采用。工作中,他将实验室当作第二个家,从环境卫生到机房维护,从设备保养到实验记录,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制度和流程,确保实验室高效运转。正是这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使他负责的电子实习厂多次获评“示范实验室”。

勇挑重担,打造特色实践基地
2024年,辽宁省发改委支持项目“沈阳工程学院新型电力系统实训基地”工程竣工,进入实验室建设阶段。55岁的周春阳毅然承担起350万元、1100余平方米实验室的建设任务,他常说,“要给学校留下一点有用的东西。”为了使建设项目达到既满足教学需求,又符合国家职业标准,他利用暑假走访多家企业、高等院校和社会机构,全程参与设备选型、场地规划、安全评估与设备调试,确保每个环节都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他先后组织建设方案论证15次,与承建单位沟通20余次,经过一年多努力,2025年1月“特种作业与电工类培训基地”顺利通过辽宁省应急管理厅现场核验,并得到教育部审核评估专家的高度评价,目前,该基地已成为学校能源电力特色的标志性成果,已承接教学与培训任务500人次,接待外单位参观考察20余次,成为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实训平台。

言传身教,引领青年教师成长
尽管已年过半百,周春阳仍保持对学习的热情。他认为:作为一名高校实践教学教师,必须紧跟行业发展,掌握最新技术,才能把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为此,他利用业余时间考取了多项行业权威证书,成为工程训练中心青年教师的标杆。其持有的“高压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证”“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证”“电工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证”“高低压电工培训师资格证”等,不仅体现个人勤奋,更助力教学实践标准化。在他的带动下,工程训练中心的青年教师们纷纷投身教学研究实践,积极参加教学比赛、教案设计比赛,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显著提升,截至目前,工程训练中心教师在省、校级教学比赛获奖率达80%
在学生们眼中,周春阳既是严师,也是益友。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常亲自示范操作,手把手纠正错误。学生评价道:“周老师特别严谨,一个接线或组装错误他都能一眼发现,但从不批评,而是耐心讲解、帮助分析原因,直到我们真正弄懂。”
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爱岗敬业的精神永不过时。三十余年如一日,周春阳用坚守诠释了实践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面对未来,他目光坚定,满怀热情:“实验实习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我会一直努力干下去”。
在学校蓬勃发展的今天,正是有这样一批扎根教学一线、不懈耕耘、追求卓越的教师,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周春阳,正是其中的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