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下午,校长王国辉在D218教室以“让青春在新征程上书写光荣与梦想”为题,为法学251、社工251两个班级的学生讲授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课程围绕争做沈工程精神的赓续者、又红又专又实的新传人、伟大复兴的追梦人三个方面,勉励青年学生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绽放青春光彩。

10月23日,校长王国辉走进课堂为学生讲授思政课。
王国辉系统讲述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红色基因,从历史传统到青年使命,他详细阐释了“红心向党,技术报国”的大学精神内涵,通过回顾学校发展历程,全面总结了学校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领域的突出成果,介绍了历届优秀校友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东北振兴、助力辽宁发展中作出的卓越贡献,引导青年学生从光荣的办学传统中汲取精神力量,厚植爱校荣校的文化自信。

王国辉向青年学生提出四点殷切期望。一要立大志、明方向,做与祖国同行的追梦人。沈工程青年学子的青春轨迹与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完全重合,要树牢“技术报国”的远大志向,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奋斗之姿谱写民族复兴的青春华章。二要求真知、强本领,做身体力行的实干家。大学是专业教育,专业知识是沈工程青年的立身之本和报国利器。不仅要学好理论,更要通过积极投身实践,利用好实验室、社会实践等机会,锻炼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成为“又红又专又实”的应用型人才。理性对待人工智能,将其作为辅助学习的工具,培养与人工智能工具协同工作的能力,同时保持独立思考。三要修品德、跟党走,做红心向党的接班人。沈工程青年学子要继承学校“红心向党”的光荣传统,积极向党团组织靠拢。坚定不移跟党走,厚植爱国情怀,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将“小我”融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大我”之中。四要勇创新、敢创业,做时代浪潮的弄潮儿。深刻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学校拥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等平台,为有志青年提供支持,沈工程青年要敢于实践,并结合自身所学专业发扬企业家精神,为科技之火“添柴加薪”,展现担当作为。
课程最后,王国辉与现场同学进行了互动交流,并就专业学习、校园生活、创业资源等问题一一解答。

此次思政课引经据典、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情感真挚,既有理论高度,又贴近学生实际。同学们纷纷表示,将永远跟党走、立志担使命,扎实学好专业,在学校奋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电力大学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