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于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广大师生通过多种方式收看直播盛况,在震撼与感动中完成了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



观礼之后,师生们争相提笔抒怀,字里行间不仅满溢着对祖国的赤子深情、对革命先辈的崇高敬意、对和平岁月的无比珍视,更清晰传递出一个共同信念——要将抗战精神中“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意志,将阅兵式上“气吞山河、众志成城”的气魄,真正转化为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让我们一同倾听这些心声,感受那份激荡于心的爱党爱国情怀与矢志向前的凌云之志。
校长 王国辉
三军列阵,铁甲生辉。九三阅兵,既是对新时代强军事业伟大成就的精彩展示,更是对人民军队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本色的生动彰显。80年前,无数先辈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用不屈意志守护民族尊严;如今,整齐的队列、先进的装备,不仅展现着人民军队的硬核实力,更传递出中华民族守护和平、迈向复兴的坚定决心。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深知:历史的记忆从不会因时光流逝而褪色,精神的传承更需要一代代人接续守护。先辈们用生命诠释的“报国”信念,正是我们今天培养青年一代的核心底色。我们既要从习近平总书记的庄严宣告中感悟精神伟力,更要在阅兵的铿锵步履中汲取奋进力量,让“红色基因”在教育传承中焕发新的时代光芒。
沈阳工程学院作为辽宁唯一一所以能源电力为主干学科的应用型高校,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着力培养“红心向党,技术报国”,具有较强创新意识、专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理念的又红又专又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面向未来,学校要将伟大的抗战精神融入育人全过程,紧扣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电力大学目标,充分发挥学校的特色优势,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攻坚克难,聚力发展,引领青年学子心怀“强国有我”的坚定信念,让“红心向党”成为永不偏移的精神坐标,让“技术报国”成为矢志不渝的行动指南。未来,学校将持续为能源电力事业高质量发展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全力助力辽宁清洁能源强省建设,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沈阳工程学院的力量!
党委副书记 方鸿志
观看九三阅兵,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的庄严宣告,向世界展现中国人民捍卫和平发展的坚定意志。气势恢宏的阅兵方阵,展现了新时代强军兴国的壮阔画卷。抗战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既是贯通历史与未来的精神纽带,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
高校是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传承的主阵地,学校将深挖红色资源,将抗战故事转化为培养新时代沈工程人的精神沃土,推进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育入脑入心,不断深化“大思政”格局,创新思政教育模式,让红色基因深度融入“三全育人”体系。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加强思想引领,秉承“红心向党,技术报国”的大学精神,以文化人,传承学校《根脉》“传家宝”,厚植红色基因,唱响“根脉永恒 青春万岁”校园文化的主旋律;以行践知,通过实践育人锤炼师生钢铁意志,在科技创新中培育战略思维;以德育才,筑牢理想信念根基,积极引导全校师生弘扬民族自强精神,继承光荣传统,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增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在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征程中,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培育挺膺担当、奋楫笃行的新时代青年。
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 张红
八十载风云激荡,八十载岁月峥嵘。习近平总书记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所作的讲话,饱含着无比强烈的历史担当、无比宏阔的政治视野、无比深厚的人民情怀,揭示了得道多助的历史发展规律。作为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我将充分利用校园宣传矩阵,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持续践行“四力”,把伟大的抗战精神融入学校的“大思政”育人格局之中,全心全意做好学校党委的“坚强前哨”和“忠诚卫士”,引领广大师生传承学校的光荣传统,以高质量的“大宣传”奏响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电力大学的奋斗华章。
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 陈勃嘉
观看九三阅兵,热血沸腾!受阅部队的铿锵步伐、新型装备的震撼亮相,生动诠释了强国强军的时代篇章。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我们要在思政教育中厚植家国情怀,以严实作风推进基层班团建设,用好用足学校《根脉》这一传家宝,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品牌,构建“科创文化实践”矩阵,创新“润心讲堂”育人模式,引导青年学子在文化育人中涵养品格,在学风建设中锤炼本领,在科创竞赛中磨砺技能,以实际行动践行“红心向党,技术报国”的大学精神,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与力量!
电气工程学院教师 衣丽葵
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大会,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阅兵场上,战旗猎猎,似在诉说先辈们的英勇无畏。先进精良的装备整齐列阵,彰显了国家现代军事力量的强大实力。身为沈工程教师,我深知肩负传承学校“明德致知,精工博学”校训精神的责任和服务国家能源战略的重大使命。在教学中,我会把爱国情怀与服务国家能源战略的担当融入课堂,让学生明白国家繁荣来之不易,激励他们以严谨态度求学求知、以创新思维探索能源领域难题,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行!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张可
通过观看这场气势恢宏的阅兵,我深刻体会到强大的国家凝聚力和民族自信心,为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军队感到无比自豪。这不仅仅是一场展示国威军威的盛大仪式,更是一堂震撼心灵、启迪思想的“全民思政课”。
作为思政课老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着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树立正确价值观、传承红色基因的重任,我要在教学中讲好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将阅兵所展现的抗战精神、民族自豪感和国家使命感融入课堂,让青年一代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血脉,努力成为有责任、有担当、有情怀、有本领的时代新人。


能源动力与核技术工程学院能动228班 郑云一
这次阅兵式不仅是一次军事力量的集中展示,更是对历史的庄严回望、对和平的坚定守护、对未来的郑重宣示,其意义深远、影响重大。我们青年学生要在缅怀历史中汲取力量,在展示实力中坚定自信,在凝聚精神中奋勇向前,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自动化学院电子222班 封皓瀚
九三阅兵盛典,大国重器列阵,铁流奔涌如虹,尽显巍巍中华之雄姿。作为沈工程学子,要将“明德致知,精工博学”的校训精神时刻铭记于心。以抗战精神为帆,将爱国之志熔铸于专业学习,以创新之笔绘就科技报国蓝图,在民族复兴征程中勇毅前行,奉献沈工程学子的力量与担当!
机械工程学院机制223班 董桂杉
观阅兵盛典,恢弘气势激荡人心。作为沈工程青年,“红心向党,技术报国”的红色基因已融入血脉,化作前行灯塔。我们当牢记校训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在民族复兴征程中勇毅奋进,让青春在为祖国奉献中绽放璀璨光芒!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221班 毕昊天
身为沈工程学子,我为科技赋能国防的跨越式发展倍感自豪,由此更明晰了专业使命。未来我将扎根于算法优化、人工智能等领域,以代码为刃、技术为盾,把专业所学融入国家数字化建设与国防科技发展,用青年智慧为民族复兴筑牢科技根基,让赤子之心与强国脉搏同频共振。让青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绽放光芒。
新能源学院新材料231班 周昌达
纵览阅兵盛景,铁甲洪流与空中战鹰交相辉映,尽显大国威仪。身为沈工程学子,深知国防重器之锻造,离不开科技的硬核支撑。吾辈当以青春之我,承报国之志,深耕专业,为国防事业添砖加瓦,让科技之光照亮强军征程,不负时代赋予大学生的使命担当。
经济管理与法学院物流221班 全鑫宇
九三阅兵所彰显的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让我深受震撼。作为沈工程学子,我将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将专业所学与爱国担当相融合,以史为鉴、珍爱和平,以青春之力、笃行实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年智慧与力量。
国际教育学院电气2311班 孙烽鸣
九三阅兵,举国同庆,天安门广场的钢铁洪流激荡着我的赤子之心。受阅将士以严整军容、过硬本领诠释忠诚担当,在未来的学习中,我愿以青春热血践行报国之志,在求知路上锤炼本领,勇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红河国际学院发电Z231班 徐梓航
观看九三阅兵式,震撼与自豪交织。阅兵场上整齐划一的方阵,尽显严谨作风与强大纪律,身为沈工程学子,我将从阅兵式中汲取奋进之力,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立志成为又红又专又实之才,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